上海世博公園在2010年世博會期間大放光彩之后,再次得到了文化藝術組織的青睞。市集、音樂、創意和美景融合成一副美麗的畫面。人們放開平日的束縛拘謹,在快節奏的大城市中享受簡單生活。
創意成就生活品質
生活節上的創意市集吸引了眾多來自寶島臺灣的手作品牌及大陸創意設計師,他們用作品告訴大家,不管是設計還是生活,就是那么簡單!
簡單生活中的不平凡設計
“簡單生活”的理念與朱勝萱的世博公園設計不謀而合。世博公園作為城市的“綠肺”,摒棄了各種繁瑣的設計概念,將簡單進行到底。但細心的你會發現,其中的意味之長,創意之多,足以耐人尋味。
據負責世博公園設計的總設計師朱勝萱介紹,世博公園的設計靈感源自中國傳統的折扇。為了使這一設計理念達到最佳效果,并結合防汛要求,設計師將世博公園地形逐步抬升,這樣既可以滿足親水要求,又為人們眺望江景打開全新視角。整個公園仿佛中國傳統折扇的扇面,按風向走勢而特意設置的喬木引風林則作為“扇子”的“骨架”。豐富的地被植物、蜿蜒的溪流與道路,創造出高低錯落、變化豐富的自然地貌,將綠化、場地、水體與黃浦江沿岸公共空間、展館建筑和周邊環境進行“無縫連接”,構成“扇面”上立體的水墨畫,在整個世博園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復合生態系統。
當世博園的各大展館用各種炫酷的高科技手段向人們展示未來低碳、綠色的美好城市生活時,世博公園、后灘公園等卻以一種安靜而直接的方式詮釋著城市生態內涵。這些經過設計師精心設計、規劃的景觀綠地,猶如一顆顆出自妙手打磨下的優雅“綠寶石”,鑲嵌在黃浦江邊。
自然、和諧、不造作
“為什么不直接借用大自然的這種無序安排呢?在江邊創造一片很純凈的綠地,給人一個最自然、和黃浦江最親密接觸的空間。”
上海本來就是由泥沙積聚的灘涂發展而來的,從小漁村逐漸發展為國際大都市,這就是所謂‘上海灘’的歷史記憶??此茻o序的“灘”,其實是由自然的各種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這種無序之中蘊含著自然之美,就像古人的潑墨山水,令人回味無窮。在這種意境中,人與濱水形成自然互動,就不會感覺到自我的渺小。
最終,設計師們利用下沉、填埋的手法,把高大的防汛墻“隱藏”了起來。從高處往下俯瞰,世博公園的灘涂和黃浦江完整地融合為一體。
“我們用的是最基本的形式,卻讓人真實的感受到黃浦江,發現自己所處的位置和自我的存在,而且這種感覺非常強烈,這就是我們在設計當中想做的事情?!?/P>
(設計師在現場討論設計方案)
嘗試著為生活做減法吧!
在慢節奏的生活中,遙望浦江美景,感受綠意盎然,生活就是如此簡單。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